理论前沿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机器对于著作权法而言,一直以来仅作为创作和传播的辅助工具存在,在创作行为上仅限于代替书写和丰富作品固定于载体的方式,并未产生任何独立的著作权法律效果;而在传播行为上则不断扩展了作品的使用方式,促使著作权法为此增加相应的法定权利类型及其限制方式,所以机器对著作权法的影响更多发生在传播而非创作领域。...

行业协会垄断行为执法研究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行业协会垄断行为可以具体表述如下:以其名义单独或者与其成员共同作出的,通过制定和发布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或者组织协调成员企业达成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形式,实施旨在排除、限制竞争或者实际达到排除、限制竞争后果的行为。...

恶意与类似商品认定

客观说强调商品的物理属性,注重从商品本身的功能用途、原料、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要素对商品是否类似进行判定。...

七大知产保护中心力攻高端制造

知识产权是新常态下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7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排名靠前的行业,如计算机行业、化学原料行业、汽车制造行业都属于知识产权依赖型行业。...

浅析“许诺销售”

《专利法》第11条集中规定了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是该法的核心条款之一。1992年9月4日对《专利法》进行第一次修正时,就对该条进行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

知识产权的起源

知识产权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民事权利,也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财产权。它起源于封建社会的“特权”。这种特权,或由君主个人授予、或由封建国家授予、或由代表君主的地方官授予。...

知识产权股权基金怎样运营?

我国首支国家资金引导的知识产权股权基金就是知识产权的股权融资模式,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有效获取核心专利,助其建立创新发展战略,撬动社会资本,从而提高知识产权的流动性。本文将从知识产权股权基金的特点以及全球专利基金的运营情况,及我国的发展现状给出借鉴和参考建议。 ...

解读《民法总则》第146条:虚伪表示与融资性贸易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民法总则》明确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公民民事权益受损时,应当及时采取救济措施,否则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则可能面临丧失胜诉权的不利法律后果。...

陈光中:解读《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2017年6月27日由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采用刑讯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该刑讯逼供行为影响而作出的与该供述相同的重复性供述,应当一并排除。...

互联网知识产权
热门文章
最新发布